banner

位置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勞動關系網 >行業新聞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

  近日,由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對外公布。事關社保、住房、教育、就醫、養老托育、健身休閑……一起了解!

  關于社保

  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險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予以社會保險補貼。

  對連續參保和當年零報銷人員按規定提高次年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有序推進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跨省共濟。

  繼續將技能提升補貼申領對象放寬至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

  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

  合理確定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相掛鉤。

  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資分類參考指引。

  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開發式幫扶提能增收行動。

  關于住房

  穩步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

  支持各地統籌資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運營長期租賃住房。

  引導支持在保障性住房中加大兼顧職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戶型青年公寓供給。

  推動公共設施、居民住宅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

  關于教育

  擴大現有優質中小學校、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將義務教育基礎薄弱學校納入優質學校集團化辦學或托管幫扶。

  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新建改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重點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

  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主要依據學生規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并向農村學校等傾斜。

  推動高等教育提質擴容,新增高等教育資源適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傾斜。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學和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逐步提高優質高校本科招生規模。

  關于就醫

  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下沉,逐步實現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

  支持高水平醫院人員、服務、技術、管理等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沉,推進城市醫聯體建設。

  支持高水平醫學人才向縣級醫院下沉。

  推動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網絡,推廣“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醫療服務模式。

  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制定出臺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

  完善孕期婦女產前檢查基本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為適齡女孩接種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

  關于養老和托育

  支持“一老一小”服務機構提供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運營可持續的普惠服務。

  以失能老年人照護為重點,提高養老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增加護理型床位供給,新建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原則上不低于80%。

  支持普惠養老服務增量資源向社區傾斜,增強日間照料、康復護理、上門服務等能力,積極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

  用10年左右時間,推動有條件的大城市逐步實現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蓋80%以上社區。

  推動普惠托育納入企事業單位職工福利體系,用人單位開展普惠托育服務的有關支出,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用人單位工會經費可以適當補充。

  關于健身休閑

  推進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建設,支持社會體育場地建設,發展功能復合的多用途運動場地。

  積極推動將利用率高的中小型體育場館、全民健身中心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支持有條件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場館夜間開放。

  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依托戶外運動優質資源和優勢項目,打造設施完善、服務優質、賽事豐富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相關閱讀:福建: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時間: 2025-06-10 14:44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junbo@hr668.com.